3月28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精仪致用”讲堂首期活动在西海岸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讲堂以“显微表征技术”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70余名师生参与,讲堂由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专家云集,解码前沿技术
首期讲堂特邀山东省电子显微分会委员、青岛市电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师逄昆,以及德国蔡司公司资深应用技术专家娄冬冬担任主讲嘉宾。逄昆以《现有显微表征能力介绍》为题,系统展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型仪器平台的先进设备及其在科研中的创新应用,并详细介绍了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设备在微米级至皮米级材料表征中的卓越性能,分享了大型仪器平台在设备功能改进和服务跨学科研究中的成果。
娄冬冬聚焦《先进显微表征技术介绍》,结合德国蔡司公司的最新技术,深入解析了显微成像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为师生带来了国际前沿视角。
理论与实践并重,助力科研创新
活动分为专题讲座和实地参观两个环节。在实地参观中,师生们走进材料学院大型仪器平台,近距离观摩了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等高端设备的操作流程,并与技术人员就实际科研问题展开交流。参与者纷纷表示,这种“理论+实操”的模式极大提升了他们对仪器功能的理解和自主操作信心。
跨学科融合,展望未来
精仪致用讲堂是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联合学校各级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打造的品牌活动,旨在通过前沿技术解码、应用案例研讨和实操能力培养三大模块提升师生对精密仪器的认知与应用水平。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分享,更体现了学校推动跨学科合作、服务科研创新的理念,未来将持续深化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与技术服务,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大型仪器平台介绍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型仪器平台是一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综合性科研平台,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为材料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大型仪器平台配备了国际一流的显微成像与分析设备,包括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高分辨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各类光学显微镜,可实现从纳米到微米尺度的材料形貌观察与微观结构表征。在成分与结构分析方面,拥有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拉曼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可全面解析材料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分子键合状态。力学性能测试平台配备了疲劳试验机、拉伸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纳米压痕试验机和多种硬度计,能够系统评估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力学行为。此外,该平台还设有完善的热分析实验室,包含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热机械分析仪(TMA)和热膨胀仪等设备,用于研究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相变行为。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新材料研发、材料性能优化以及失效分析等研究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支撑着学院在海洋材料、功能材料等特色研究方向上的创新发展。
相关仪器设备面向校内外用户开放共享,如需要使用欢迎预约http://211.64.142.241/lims/
联系人:逄老师
联系电话:0532-6089169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型仪器平台显微成像与分析设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型仪器平台成分与结构分析设备